安胎住院並不代表一定會早產,而是因為孕婦出現了可能導致早產的高風險症狀或狀況,醫師為了預防早產而安排住院安胎觀察和治療。
住院安胎的常見原因包括:
- 早期子宮收縮,有流產或早產風險(如每10分鐘有一次規則子宮收縮持續超過10秒,持續1小時以上)。
- 母體有高血壓或子癲前症。
- 產前出血或前置胎盤合併宮縮出血。
- 多胞胎合併併發症。
- 早期破水。
- 出現腹痛、陰道出血或液體流出等早產徵兆。
安胎的目的是延長胎兒在母體內的時間,降低早產風險,尤其是在24至34週這段關鍵期,安胎能顯著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並減少併發症。醫師會根據孕婦的狀況,給予安胎藥物、建議臥床休息,必要時安排住院觀察。
因此,住院安胎是預防早產的積極措施,而非早產的必然結果。透過適當的醫療介入,許多孕婦能成功避免早產,順利達到足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