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併發症的風險明顯高於普通感冒,且可能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後果。
流感併發症的風險與種類
- 流感病毒感染後,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經症狀及繼發性感染等嚴重併發症,這些情況往往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 流感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包括:老年人、嬰幼兒、孕婦、慢性疾病患者(如氣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免疫功能不全者及肥胖者(BMI≥30)。
- 流感病毒量過高或攻擊身體重要器官時,可能引發肺炎、心肌炎、腦炎、肌肉橫紋肌溶解症、肝腎衰竭等,且可能誘發心臟病發作、中風等急性病變。
- 流感還可能使原本存在於咽喉的細菌趁機侵入體內,導致嚴重的細菌感染如敗血症,這種合併感染的風險在流感中較高。
普通感冒與流感的差異
- 普通感冒通常症狀較輕微,併發症較少且多為輕度上呼吸道感染,不會像流感那樣引發嚴重肺炎或全身性併發症。
- 流感症狀較急劇且嚴重,且因病毒特性及免疫反應,容易造成身體多器官的損害,尤其在高風險族群中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預防與治療
- 流感的預防重點是每年施打流感疫苗,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應優先接種。
-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觸傳染源等。
- 流感治療可使用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如Oseltamivir、Zanamivir、Peramivir)等抗病毒藥物,並視病情給予支持療法。
總結:流感併發症的風險遠高於普通感冒,尤其對老年人、嬰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流感可能引發嚴重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多種致命併發症,而普通感冒則多為輕微上呼吸道感染,併發症較少且較輕微。因此,流感的預防與及早治療對降低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