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的寶寶滿月了,從他出生那天起,桃子就一直被醫生告知要留意寶寶黃疸的情況。她還記得初次被醫生告知時的擔憂和不安,尤其是當醫生提到「黃疸過高需要住院」時,她幾乎握緊了丈夫的手。
最開始寶寶的皮膚略顯黃,桃子以為只是燈光的影響。但隨著日子過去,寶寶的眼白也開始泛黃,醫生建議進行血液檢測。桃子和丈夫終於了解,這是一個叫「黃疸」的常見現象,但他們並不完全了解它的原因和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探討新生兒黃疸的成因、影響及可能的處理方式。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由於新生兒體內膽紅素過高而引起的皮膚和眼白發黃的現象。這在大多數情況下屬於正常現象,尤其是在早期出生的嬰兒中更為常見。
胆紅素是紅血球分解過程中的產物,通常由肝臟處理並排出體外。然而,新生兒的肝臟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可能無法快速有效地清除過多的膽紅素,導致其在血液中累積。
新生兒黃疸的成因
新生兒黃疸的成因可能多種多樣,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 生理性黃疸:絕大部分新生兒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通常在生命的第二到第四天出現,並在一至兩週內自愈。這是因為新生兒肝臟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 母乳性黃疸:有些新生兒可能在出生後的一週內因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響膽紅素代謝而出現黃疸。
- 溶血性黃疸:血型不合或遺傳疾病可引發紅血球在體內過快分解,導致膽紅素過多。
- 肝臟疾病:先天性肝臟病變或膽道閉鎖等問題也可能造成膽紅素排泄困難。
新生兒黃疸的診斷與檢測
醫生通常會根據寶寶的病史、身體檢查和血液檢測來診斷黃疸。血清膽紅素是診斷的關鍵數據。
當有疑似病理性黃疸時,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包括肝功能檢查、血型配對、以及可能的超聲波檢查來排除肝膽系統疾病。
新生兒黃疸的影響
雖然大多數新生兒黃疸屬於良性且自限性,但不治療的嚴重黃疸可導致膽紅素腦病,也稱為核黃疸,這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傷。
因此對於膽紅素明顯升高或持續時間超過預期的新生兒,需要及時干預和治療。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與預防
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方法包括光療、換血療法和藥物治療:
- 光療:使用特殊波長的藍光照射寶寶的皮膚,有助於將不溶性的膽紅素轉變為可溶性形式,便於排泄。
- 換血療法:當光療效果不佳或黄疸嚴重時,可能需要通過交換輸血來快速降低膽紅素。
- 藥物治療
為了預防和及早發現黃疸,家長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 保持適量喂奶,幫助寶寶排便,加速膽紅素排除。
- 注意觀察寶寶皮膚和眼白顏色的變化,每日定期檢查。
- 若發現異常或醫生建議進一步檢查,應及時就醫。
新生兒黃疸雖然常見,但了解其成因、影響及處理方式對於每個父母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桃子的經歷所示,及早了解和應對,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擔憂與風險。透過本文,希望能讓更多父母對新生兒黃疸有更全面的認識,也能夠為新生命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