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骨手術是一項複雜的醫美療程,涉及臉部骨骼的精密切削與重建。相比一般醫美手術,削骨手術的風險較高,主要源於手術本身的技術難度與複雜性。

主要風險類型

削骨手術的風險可分為三大類別:

手術過程中的風險

麻醉施作不當、醫療器械消毒不完全、異常出血等是手術過程中的主要風險。其中,麻醉過程是削骨手術風險的主要來源。術中出血風險特別高,因為下顎骨角部位視野狹小,且該區域有顏面動脈與深層靜脈分佈,止血困難。此外,非預期的骨折也是風險之一,若切割線偏斜可能導致不預期的骨折,甚至影響整個關節面。

術後傷口惡化風險

傷口感染、癒合不良、組織壞死、顏面神經受損等是常見的術後併發症。

術後成果不佳風險

左右臉不對稱、削骨線不夠圓順、削骨過度導致凹陷等問題可能出現。第二代削骨手術因削骨幅度大,術後易有皮膚鬆弛、臉頰凹陷的副作用。

常見後遺症

削骨手術可能導致以下後遺症:

  • 咀嚼或吞食困難
  • 嘴唇腫脹麻痺
  • 嘴巴張不開或閉合困難
  • 顏面神經失調
  • 淚腺神經受損(容易流淚不止)
  • 面部麻痺

大多數的腫脹與麻痺不適感其實是恢復期的必經過程,配合醫囑用藥及回診,能幫助減緩或消失。

風險管理與預防

削骨手術有三大關鍵必須避免:

  1. 顳顎關節不可破壞
  2. 下頷神經不可傷到
  3. 下顎骨角動脈避免傷到引起大量出血

只要不犯這三大錯誤,削骨手術是相當安全的,後遺症在恢復期過後幾乎不會發生。

降低風險的關鍵因素包括選擇專業的口腔面顎外科醫師、術前與醫師詳細溝通、進行完整的術前檢查評估身體狀況,以及確認診所是否有麻醉醫師團隊。削骨手術的風險大部分可以透過醫師的專業技術與經驗來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