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書架的空間擺放建議與家中收納規劃

書架高度設計

寶寶書架的高度設計是最關鍵的因素,必須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段調整。

1-3歲幼兒時期,最省力的取物高度介於30-70公分之間。此時期的書架設計應讓寶寶能夠輕鬆自主拿取書籍,上下櫃分開擺放時,上櫃高度為60公分,下櫃高度為50公分,都恰好落在最省力的取物高度範圍內。

3歲以後的學齡前兒童,隨著身高增長,最省力的取物高度提升至70-100公分之間。此階段最適合的書櫃高度約為110公分左右的三層矮書櫃。

書架設計應考量孩子的頭部高度,最上層書架不超過孩子的頭部,下層書架則規劃收納較常用或較重的書籍。

書籍擺放方式

直立擺放優於堆疊,書本建議直立擺放而非堆疊,這樣更能養成寶寶的閱讀習慣。

平放展示增加吸引力,將童書平放在層架上,能讓寶寶更願意主動拿起閱讀。這種擺放方式特別適合繪本,因為寶寶能看到書籍的封面,更容易被吸引。

分類收納提高效率,根據使用頻率分類:最方便拿取的區域放置寶寶最感興趣或使用頻率較高的書籍;較少翻閱的書籍可放在書櫃頂部或底部。

書架擺放位置

日常活動區域可見範圍,書架應擺放在寶寶的日常活動區域可見範圍內,這樣寶寶會更有自行取書閱讀的動機。

充分利用畸零空間,衣櫃或床架下方是最佳的書櫃設計位置,這些高度恰好是寶寶隨手可及之處。雙層床鋪的階梯部分也可改造為收納空間,既方便拿取書籍,階梯本身也能作為舒適的閱讀座位。

垂直空間利用,善用床的上下方空間,架高床架設計讓上面是睡覺區域,下面規劃成閱讀學習區。直立設計的書櫃占地僅需小小一角,不需靠牆即可擺放,特別適合擺放在客廳角落或家中畸零空間。

家中收納規劃策略

依據使用地點就近收納,校內每天使用的書籍放置在書桌上,數量多時可單獨使用一層分開收納。

多區域分散收納,如果書籍數量較多且家中有多處收納空間,可在最常閱讀的區域(如兒童房)放置現階段待讀書籍,已閱讀過或高階段的書籍則可放置在書房、儲物間等區域。

開放式與封閉式結合,使用帶有櫃體或抽屜功能的收納家具,內部以收納盒分類管理書籍。層板可依照物品高度調整間距,達到客製化收納效果。

寶寶參與規劃,讓寶寶參與空間規劃,從擺設小物開始到選擇書櫃顏色,都可詢問寶寶的意見,這樣能培養寶寶的歸屬感和主動收納的習慣。

照明與環境設計

書桌應靠窗配合柔和檯燈,避免直射與背光,確保充足的光線以保護寶寶視力。配色應選擇明亮溫暖的色調,營造舒適的閱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