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太空星球產生興趣的發展階段與年齡
幼兒階段(3~6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透過感官探索世界,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會問「這是什麼?」(what)。雖然他們尚未具備抽象思考能力,但已經可以開始接觸簡單的宇宙概念,例如認識太陽、月亮、星星等天體名稱。蒙特梭利教育認為,此時的日常生活與感官教育,是為未來接受更廣博的宇宙教育做準備。家長可以透過繪本、模型或夜間觀星等具體活動,初步引發孩子對太空的興趣。
小學階段(6~12歲)
蒙特梭利博士將這個階段的孩子稱為「宇宙之子」(children of the universe),認為他們的心智發展已進入「向外求知」的爆發期,不僅對身邊事物感興趣,也開始對浩瀚宇宙產生強烈好奇心。此時孩子會從「是什麼?」轉變為「為什麼?」(why),渴望理解現象背後的原理。他們的心智正從具體認知過渡到抽象思考,想像力成為重要的學習工具,能夠思考無法親身經驗的事物(如外太空、星球運行)。這個階段是播下宇宙教育種子的黃金時期,家長與教育者可以透過科學實驗、天文觀測、參加講座、閱讀科普書籍等方式,深化孩子對太空的興趣與理解。
青少年階段(12歲以上)
隨著抽象思維與邏輯能力進一步成熟,青少年可以進行更深入的科學探究,例如追蹤最新太空探索進展、參與科學競賽、製作專題報告等。此時的興趣可能轉化為對特定領域(如天文物理、航太工程)的專精探索,甚至影響未來升學與職業選擇。
如何支持孩子對太空的興趣發展
- 幼兒期:透過感官體驗與命名遊戲,認識基本天體。
- 小學期:鼓勵提問、查找資料、參與科學活動,培養觀察力與想像力。
- 青少年期:提供進階學習資源,支持自主探究與專題製作。
小結
孩子對太空星球的興趣,會隨著認知發展階段而逐漸深化:幼兒期以感官認識為主,小學期進入抽象思考與想像力爆發的「宇宙之子」階段,青少年期則可進行專業探索。適齡的引導與資源提供,能有效支持孩子在這條探索之路上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