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航天科技興趣的教育資源與方法,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課程設計與主題教學

  • 小學階段(小一至小三)可安排認識太陽系、各國航天器介紹、空氣火箭原理製作、航天發展史、航天英雄故事、中國天宮空間站、航天員工作與生活等主題,每節課約45至60分鐘,讓學生透過多元主題認識航天知識並動手實作。
  • 高年級(小四至小六)則可進一步深入宇宙認識、火星與月球探索計劃、軌道衛星定位應用等,課程時間可延長至3小時以上,增強體驗感。

2. 航天特色環境與活動

  • 依托航天教育資源,打造航天特色教室和科學探索空間,讓幼兒和小學生能在模擬火箭組裝、發射等互動遊戲中學習航天知識,激發探索興趣。
  • 舉辦「小小航天節」等主題活動,結合舞蹈、故事講述、科學實驗等多元形式,培養孩子對航天的熱愛與自信。

3. STEM結合與實驗體驗

  • 利用空氣火箭製作、微重力物理現象實驗、太空細胞學研究等科學實驗,讓學生親手操作,理解航天科技背後的科學原理。
  • 透過播放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的影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太空環境的特殊性,增強學習興趣。

4. 航天精神與故事教育

  • 融入航天英雄故事和航天員的工作生活介紹,讓孩子們了解航天人的奮鬥精神和使命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夢想與志向。

綜合以上,從小培養航天科技興趣的教育資源與方法,應結合主題式課程、多感官互動體驗、科學實驗操作、特色環境創設及精神文化教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逐步建立對航天科技的熱愛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