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判斷寶寶需要再次就醫的關鍵指標

寶寶生病時,父母常會擔心是否該再次就醫。以下整理常見的關鍵指標,幫助家長判斷何時應帶寶寶回診或緊急就醫。

一般觀察指標

  • 活動力與食慾明顯下降:若寶寶變得嗜睡、反應遲鈍、不願進食或吸吮力變弱,需立即就醫。
  • 持續高燒或反覆發燒:3個月以下嬰兒體溫≥38°C,或任何年齡寶寶發燒超過40.5°C,都應立即就醫。若發燒超過5天、合併抽筋、劇烈嘔吐、嚴重腹脹、大量血便、呼吸困難、發紺、皮膚紫斑或紫點,也需緊急處理。
  • 脫水徵象:尿量明顯減少、尿液色深、哭時無眼淚、嘴唇乾燥、囟門凹陷,表示可能有脫水,需儘快送醫。
  • 呼吸異常:呼吸急促、費力、有雜音、臉色發青(發紺),或呼吸暫停,都是危險訊號,需立即就醫。
  • 持續嘔吐或腹瀉:嘔吐無法進食、腹瀉合併脫水、血便,應儘快回診。
  • 皮膚變化:出現紫斑、紫點、嚴重黃疸(皮膚或眼白泛黃加重),需進一步檢查。
  • 抽搐或意識改變:任何抽搐、昏迷、對刺激反應變差,均屬急症,需立即送醫。

特定症狀警示

  • 疝氣嵌頓:鼠蹊部或陰囊出現腫塊無法推回,可能為嵌頓型疝氣,有腸壞死風險,需緊急手術。
  • 頭部外傷後異常:頭部撞擊後出現嘔吐、嗜睡、抽搐、意識不清,應立即就醫。
  • 先天性異常或慢性病惡化:如有心臟病、代謝疾病等,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症狀,應回診評估。

月齡特殊注意事項

  • 新生兒(出生28天內):任何發燒(≥38°C)、進食困難、活力差、呼吸異常、膚色蒼白或發紺、黃疸快速加重,均需立即就醫。
  • 3個月以下嬰兒:發燒一律視為急症,需立即就醫。
  • 3個月以上幼兒:若發燒但活力、食慾正常,可先觀察;若合併上述危險症狀或持續高燒,仍需就醫。

日常照護觀察重點

  • 體重變化:體重減輕超過出生體重7–10%,或成長曲線明顯下滑,應回診評估。
  • 排泄狀況:大便顏色異常(如白色、血便)、尿量減少,需注意。
  • 膚色與活動:膚色蒼白、發紫、活動力突然變差,應提高警覺。

小結

父母應密切觀察寶寶的活力、食慾、呼吸、膚色、排泄等基本生理狀況。若出現上述任一危險指標,或症狀持續未改善甚至惡化,切勿拖延,應儘速帶寶寶就醫,必要時尋求急診協助。平時定期健兒門診追蹤,有助於早期發現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