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後,目前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重點在於緩解症狀、保持呼吸道通暢及預防併發症。

治療方式與照護重點包括:

  • 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吸鼻器清除鼻涕,幫助寶寶呼吸順暢;拍背物理治療(如輕拍背部)協助排痰;洗澡時利用水蒸氣幫助稀釋痰液,促進排出。

  • 支持性療法:補充水分,避免脫水;適時給予退燒藥控制發燒,並搭配物理降溫(如濕毛巾、退熱貼)。

  • 氧氣與呼吸支持:對於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氧氣補充或呼吸器治療。

  • 觀察併發症:RSV可能引起肺炎、細支氣管炎、中耳炎等,需密切監測呼吸困難、持續高燒、意識改變等警訊,必要時就醫。

  • 避免使用未證實療效的抗病毒藥物:如ribavirin因證據不足及副作用,通常不建議常規使用。

  • 預防為主: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感染源,對高危險嬰兒可考慮注射單株抗體(如Palivizumab)或疫苗接種。

所以,RSV感染嬰幼兒的治療以症狀緩解與支持性照護為主,家長應積極協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控制發燒、觀察病情變化,並在症狀加重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