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病毒對嬰幼兒健康的威脅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是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尤其對 2 歲以下幼兒威脅最大。RSV 感染在大多數情況下症狀輕微,類似普通感冒,但對部分嬰幼兒可能迅速惡化,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 高風險族群:6 個月以下新生兒、早產兒、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慢性肺病的嬰兒,感染後重症與死亡風險最高。統計顯示,5 歲以下因 RSV 死亡的案例中,近半數發生在 6 個月內新生兒。
- 重症與住院率:高達 83% 的 RSV 住院病例集中在 0-6 個月嬰兒,每四位住院嬰兒就有一位需加護病房治療。RSV 導致嬰兒急診與住院的機率為流感的 16 倍,死亡率高出 5 倍。
- 長期影響:嚴重 RSV 感染可能增加未來氣喘風險,部分幼兒康復後仍長期受氣喘困擾。
- 傳染力強:RSV 感染力極強,幾乎所有 2 歲以下兒童至少感染一次。
RSV感染常見症狀
初期症狀(類似感冒):
- 鼻塞、流鼻水(可能帶綠色鼻涕)
- 咳嗽、喉嚨痛
- 輕微發燒
- 食慾不振、煩躁
嚴重症狀(需立即就醫):
- 呼吸急促、淺而快速
- 咳嗽伴隨喘鳴聲(哮鳴)
- 鼻翼擴張、肋間凹陷
- 因呼吸困難而減少進食與飲水
- 異常疲倦、活動力下降
- 嘴唇或指甲發青(缺氧徵兆)
- 高燒
併發症:
- 細支氣管炎、肺炎(最常見)
- 呼吸衰竭、需插管治療
- 心血管、中樞神經、肝腎等器官併發症(較少見)
- 未來氣喘風險增加
臨床特點與警示
- 病程快速:嬰幼兒感染 RSV 後,病情可能於 24-48 小時內急速惡化,尤其 3 個月以下嬰兒即使無潛在疾病,也屬高風險族群。
- 下呼吸道感染風險高:1 歲以下嬰兒感染 RSV 後,高達 40% 會出現下呼吸道感染,遠高於流感或一般感冒。
- 無特效藥:目前無針對 RSV 的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預防接種(如長效型單株抗體)是降低重症風險的關鍵。
預防與建議
- 主動預防:高風險嬰兒可考慮接種 RSV 長效型單株抗體,提供數月保護力。
- 加強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病患、減少出入人多場所。
- 及時就醫:若嬰幼兒出現呼吸急促、缺氧、進食困難等嚴重症狀,應立即就醫。
RSV 對嬰幼兒健康的威脅不容輕忽,尤其對 6 個月以下新生兒與早產兒,家長與照護者應提高警覺,掌握症狀變化,必要時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