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傳染力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力極高,特別是在發疹早期。主要傳染途徑包括:
- 空氣傳播:病毒可經由飛沫或空氣傳播,尤其在密閉空間內傳播風險更高。
- 直接接觸:接觸患者的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
- 間接接觸:接觸被水疱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器物(如衣物、玩具)。
- 帶狀疱疹患者:接觸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患者的水疱液,也可能感染水痘。
傳染期:從出疹前1~2天(有時可達5天)開始具有傳染力,直到所有水疱完全結痂為止。痂皮本身不具傳染性。
家庭內傳染率:高達85%~90%,顯示其傳染力遠高於腸病毒、流感等常見傳染病。
潛伏期:通常為10~21天,以14~16天最常見。
如何預防再次感染
感染後免疫力:多數人感染水痘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力,極少發生二次感染。但病毒可能潛伏於體內,日後復發為帶狀疱疹。
預防措施:
- 接種疫苗:施打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台灣自2004年起提供幼兒公費接種,建議滿4~6歲可自費追加第二劑以提升保護力。
- 暴露後預防:若未曾感染且未接種疫苗者,於暴露後72小時內接種疫苗,仍可提供部分保護,減輕症狀嚴重度。
- 隔離與衛生管理:患者應隔離至所有水疱結痂,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必要時佩戴口罩、穿著長袖衣物。患者用具可用稀釋漂白水(1:100)消毒。
- 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患者分泌物及污染物品。
- 高風險族群特別注意:嬰兒、孕婦、成人及免疫缺陷者若感染水痘,併發症風險較高,應特別加強防護。
小結
水痘傳染力極強,主要經由空氣、飛沫及接觸傳播,家庭內傳染率極高。預防再次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感染後通常可獲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可能潛伏並於日後引發帶狀疱疹。暴露後及時接種疫苗、做好隔離與環境消毒,並維持良好個人衛生,是降低感染與傳播風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