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桌數分配中,親友與朋友的桌數比例通常依賓客總數及雙方家庭狀況調整,但常見的做法是以親友(含長輩、親戚)約佔總桌數的60%-70%,朋友桌約佔30%-40%。親友桌多安排在靠近主桌及舞台的區域,以示尊重及方便照顧;朋友桌則多安排在走道兩側或較活躍區域,有助於炒熱氣氛。

具體分配與安排經驗分享如下:

  • 親友桌(雙方親戚、長輩、重要貴賓):通常安排在主桌附近,靠近舞台中心位置,座位依輩份與尊卑排序,男方親屬坐左側,女方親屬坐右側,主桌一般10-12人,且座位數多為偶數,象徵吉祥。
  • 朋友桌(雙方好友):安排在走道兩側或入口附近,方便互動與活動參與,朋友桌的分組可依熟悉程度或活動需求分組,並且在邀請與確認人數時需細心溝通,避免座位安排混亂。
  • 工作人員及預備桌:工作人員桌通常設於門口或新娘房附近,方便工作與照顧,新人可預留1-2桌作為預備桌,以應對臨時增加賓客。

實務上,邀請人數確定後,建議新人與雙方父母密切溝通,利用表格分組並逐桌確認人數,尤其是朋友桌,確保座位安排合理且賓客感到尊重。

所以,親友桌數約佔整體桌數的六成以上,朋友桌約三成左右,依婚禮規模與雙方家庭狀況彈性調整,並注重座位尊卑與氣氛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