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棒玩具的安全性主要取決於其磁鐵強度、結構設計及適用年齡標示。若磁力棒含有強磁鐵且零件體積過小,容易被兒童誤吞,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風險,如腸道穿孔、腸道阻塞甚至窒息等危害。
根據台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CNS國家標準(CNS 4797-3 玩具安全標準),磁力玩具必須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 適用年齡限制:含有危險磁鐵的玩具不適合8歲以下兒童使用,因為小孩可能誤吞磁鐵造成吸入或腸道穿孔等危險。
- 磁鐵強度限制:鬆散磁鐵及磁鐵部件的磁通量指數必須小於50 kG²mm²(0.5 T²mm²),避免磁鐵過強導致安全風險。
- 結構安全:玩具結構需避免小零件脫落,且必須通過小物件測試筒,防止兒童吞食造成窒息。
- 標示要求:玩具包裝必須有清楚的安全標示與商品檢驗標識,並有中文標示說明,方便家長辨識適用年齡及警語。
實務上,部分市售磁力玩具因磁性過強或零件過小,未符合上述標準,存在誤吞後磁鐵在腸道內相互吸引,造成腸道穿孔或阻塞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窒息事故,家長應特別注意。
此外,磁力玩具應使用無毒且耐用的環保材質(如ABS塑膠),避免化學物質危害。
所以,磁力棒玩具的潛在危害主要是誤吞磁鐵導致的腸道損傷與窒息風險,安全使用的關鍵在於選擇符合國家安全標準、適齡且有完整標示的產品,並避免讓8歲以下兒童單獨使用此類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