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診斷指甲變黃問題時,會先透過臨床觀察與病史詢問,並搭配顯微鏡檢查指甲刮屑,以區分常見的黴菌感染(甲癬,俗稱灰指甲)與其他疾病如乾癬性指甲病變。灰指甲通常只影響1、2根指甲,指甲變厚、變黃甚至變黑,且病況夏天可能加劇;乾癬性指甲病變則常同時影響多根指甲,指甲表面有點狀凹洞、角質增厚、甲床泛黃且指甲摺處會紅腫脫屑。
治療方面,若確診為甲癬,通常會採用抗黴菌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和外用藥膏,治療期間較長,需持續數月以根除感染。若是乾癬導致的指甲變黃,則需針對乾癬本身進行治療,可能包含局部類固醇、光療或系統性免疫調節藥物,因為乾癬是自體免疫疾病,指甲病變是其一部分。
皮膚科醫師強調,指甲變黃不一定是灰指甲,還可能是乾癬、指甲受傷、指甲失養症或其他疾病,正確診斷關鍵在於顯微鏡檢查和臨床判斷,避免誤診導致治療無效。此外,糖尿病患者因血液循環差,黴菌感染風險較高,治療時需特別注意。
總結:
- 診斷方法:臨床觀察、病史詢問、指甲刮屑顯微鏡檢查。
- 常見原因:甲癬(黴菌感染)、乾癬性指甲病變、自體免疫疾病、外傷等。
- 治療方式:
- 甲癬:抗黴菌口服及外用藥物。
- 乾癬:免疫調節治療(局部類固醇、光療、系統性藥物)。
- 注意事項:避免誤診,糖尿病患者需特別留意黴菌感染風險。
以上資訊均來自皮膚科專家及醫療機構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