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刀後皮膚脫屑屬於傷口癒合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復健與日常生活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傷口清潔與換藥:使用生理食鹽水或煮開放涼的冷開水輕柔清洗傷口,保持傷口乾燥,避免直接碰水或摩擦。換藥時可用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輕輕清潔,再塗抹醫師開立的抗生素藥膏,如四環黴素藥膏,直到傷口乾燥結痂。
-
保濕與止癢:皮膚脫屑及癢感是修復過程中常見症狀,可加強使用保濕產品(如玻尿酸乳液)來減緩乾燥脫屑,若癢感嚴重,可諮詢醫師使用抗敏或止癢藥膏。
-
避免刺激與防曬:避免使用含香料或刺激性成分的肥皂,選擇中性、無香味的清潔產品,並用溫水淋浴後輕拍皮膚乾燥。避免陽光直射,穿著寬鬆棉質衣物,並使用物理性防曬措施(口罩、帽子、傘)及非色素型防曬霜。
-
日常活動調整:避免提重物或過度運動,以免傷口裂開。洗澡或洗頭時最好有人協助,避免傷口接觸水。癢時切勿抓撓,以免感染或傷口惡化。
-
濕性脫屑處理:若出現濕性脫屑,可用生理食鹽水或煮過的冷開水濕敷,並注意是否有感染跡象,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
此外,手術後皮膚脫屑也可能與麻醉藥物代謝影響皮脂腺分泌有關,屬暫時性現象,透過上述護理措施通常可逐步改善。
綜合以上,開刀後皮膚脫屑的復健與日常生活調整重點在於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加強保濕、避免刺激與陽光曝曬、適度休息並避免抓癢,必要時依醫囑使用藥膏或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