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枕部掉髮(俗稱「姑路」)主要是因為嬰兒出生後尚未學會坐立,長時間仰躺,頭髮與枕頭或床面持續摩擦所致的生理性脫髮,通常在寶寶3至6個月大時開始出現,6至12個月內會自然恢復,不需特別治療。

這種掉髮的特徵是後腦杓及兩側頭髮明顯稀疏或脫落,但頭頂的毛髮仍持續生長。醫學上有部分研究指出,枕部禿髮與睡姿摩擦的關聯性存在爭議,有研究認為與胎兒期壓力及胎毛換毛有關,且發生率約10%,多見於足月自然產嬰兒,媽媽年齡較輕者較常見。

枕部掉髮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會對寶寶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且頭髮會在半年至一年內逐漸長回。若掉髮持續時間過長或伴隨其他異常(如指甲異常、發展遲緩等),則建議就醫評估。

所以,新生兒枕部掉髮是常見且正常的生理現象,主要因長時間仰躺摩擦造成,通常不需特別處理,家長可安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