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手握拳時,通常是新生兒期的本能反射行為,稱為「抓握反射」,這是大腦皮層尚未成熟、屈肌力量較強所致,寶寶會自然將手指握緊並抓住放入手中的物品。這種握拳狀態在出生後的前一個月內非常常見且正常,代表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正常。

隨著寶寶成長,約4個月後,手部肌肉控制能力逐漸發展,握拳的頻率會減少,寶寶會開始主動張開手掌並練習抓握物品。若超過4個月仍持續緊握拳頭且無法張開,可能需要進一步觀察,因為這可能是神經發展異常的警訊。

父母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促進寶寶手部發展:

  • 使用布製搖鈴等安全玩具,吸引寶寶注意並練習抓握,增強手指觸覺和活動範圍。
  • 鼓勵寶寶練習打開拳頭,例如數手指、與寶寶擊掌,幫助手部靈活度提升。
  • 在寶寶5-6個月時,協助建立正確抓握技巧,輕輕拉出大拇指,使其能有效參與抓握。
  • 搭配音樂輕揮寶寶手臂,促進肩膀和手肘關節的穩定與力量,為精細動作打基礎。

所以,寶寶握拳是正常的早期反射行為,隨著神經發育會逐漸轉為主動張開和抓握,家長可透過遊戲和互動促進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若有異常持續握拳則建議諮詢專業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