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鞋的鞋內空間設計必須考量寶寶腳掌的肉厚度與寬度,確保鞋子既不過緊壓迫腳趾,也不過寬導致腳部不穩。寶寶腳掌因脂肪層較厚,鞋子應有較寬的楦頭,讓腳趾能自由伸展並貼合地面,避免腳趾變形或拇指外翻。
具體考量包括:
-
鞋內寬度:寶寶腳掌寬度隨成長而增加,且肉墊較厚,需選擇寬度足夠的鞋子。一般美國尺碼寬度差約0.64公分,肉厚腳掌需更寬鞋款。
-
鞋內空間檢測方法:
- 寶寶穿鞋時,用食指伸入腳背與鞋內,若伸不進去表示鞋子太窄。
- 用大拇指與食指捏鞋面,若無法捏起鞋面或小趾被擠壓,表示鞋子過窄。
-
鞋墊與鞋底:鞋墊應柔軟且具吸震功能,鞋底厚度約0.5~1公分,鞋跟高度0.6~1.5公分,有助於舒適與穩定。
-
鞋墊設計:如IFME機能童鞋採用模擬裸足的凹槽鞋墊,促進腳趾及足弓肌肉發展,有助足部健康成長。
-
材質選擇:因寶寶腳掌脂肪層厚且易流汗,鞋面應選擇透氣性佳的真皮或布料,保持乾爽舒適。
綜合以上,學步鞋的鞋內空間需特別留意寬度與鞋楦設計,確保寶寶腳掌肉厚有足夠空間活動,避免壓迫與不適,促進足部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