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性主義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主要體現在後現代女性主義心理學的發展上。這一理論在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突破了傳統女性心理學中強調性別差異或抹殺性別差異的二元對立,主張反對本質主義,強調性別和女性經驗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並將性別視為一種社會建構,而非固定的生理特質。

理論核心

  • 多元性與差異性:後現代女性主義心理學強調每個人的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的特殊性,認為女性之間存在種族、階級、文化等多重差異,這些差異是女性心理學豐富性和生命力的來源。
  • 性別作為社會建構:性別不是個體內在的本質,而是透過社會互動、語言和文化話語所形成的。這意味著性別行為更多是由社會地位塑造,而非生理性別決定。
  • 反對本質主義:後現代女性主義心理學拒絕固定、普遍的性別本質觀念,強調性別的流動性和多樣性。

方法論

  • 多元方法論:後現代女性主義心理學倡導方法的多元化,既不排斥經驗主義的實驗和量化方法,也重視質性研究如現象學方法,認為多種方法能更全面地理解性別問題。
  • 問題框架優先於方法:研究重點放在問題的框架和形式,而非拘泥於特定研究方法。

實踐面向

  • 女性主體性與賦權:女性主義心理學強調女性自我認同的建立與賦權,反對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推動女性在家庭、職場及社會中的平等參與。
  • 社會行動與反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批判性反思和社會行動,推動性別平等的法律、政策和文化變革。
  • 多元包容:實踐中強調包容不同背景女性的需求,促進多元文化和社會結構中的性別正義。

所以,現代女性主義心理學以後現代女性主義為理論基礎,強調性別的社會建構、多元差異性和方法多樣性,並致力於女性賦權與性別平等的實踐推動,形成了一套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