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結婚與生育被視為較理想的黃金期,主要原因在於生育能力與母嬰健康風險的考量:

  • 黃金生育期: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至35歲,男性則建議40歲前完成生育規劃。這段期間女性的卵子品質較佳,受孕率較高,且胎兒染色體異常及先天缺陷的風險較低。

  • 生育成功率:根據臺北癌症中心的數據,30歲女性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懷孕率約為32.6%,35歲時約28.6%,40歲後降至19.1%,43歲以上更低於10%。

  • 風險增加:35歲以上高齡婦女面臨較高的不孕、流產、早產風險,且懷孕期間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機率增加。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及先天缺陷的機率也隨年齡升高而提升。

  • 男性生育風險:男性年齡超過40歲後,生育能力下降,且父親年齡較高可能增加配偶妊娠糖尿病風險,並可能影響子女心理行為健康,如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

  • 晚婚影響:現代人晚婚遲育已成趨勢,若以平均32歲結婚並婚後2-3年才懷孕,女性生育年齡約34至35歲,已接近或超過黃金生育期,可能錯過最佳生育時機。

綜合以上,30歲前結婚並在25至35歲間生育,有助於提高懷孕成功率,降低母嬰健康風險;晚婚晚育則可能面臨生育能力下降及高風險妊娠的挑戰,建議及早規劃並適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