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情緒與市場反應主要描述投資人對未來股價走勢的主觀判斷及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以下是相關的重點說明:

  • 股民情緒定義:股民情緒反映市場投資人對未來股價多空型態的心理預期,是投資人情緒高低的變化量。這種情緒會受到新聞、消息等即時資訊的影響,進而改變投資策略與持股時間。

  • 情緒指標的作用:投資人情緒指標常用來判斷市場是否過熱或過冷,例如美股的CNN恐懼與貪婪指數,該指數綜合市場動能、股價強度、波動率等多項變數,數值高表示市場過度貪婪,可能出現回檔風險,數值低則可能是買入時機。

  • 市場反應機制:當投資人情緒偏向樂觀(貪婪)時,股價往往上漲,反之情緒悲觀(恐懼)時,股價可能下跌。這種情緒波動會影響股票報酬率與市場波動性,尤其在散戶比例高的市場(如台灣)更為明顯。

  • 情緒與基本面關係:傳統財務理論認為市場有效且投資人理性,但行為財務學指出,投資人情緒會造成需求衝擊,影響股價短期波動。研究發現情緒指標能解釋部分市場報酬,並可用於建構投資策略。

  • 資訊來源與情緒形成:散戶投資人多透過報章、媒體等財經新聞獲取資訊,這些資訊的正負面報導直接影響投資人對市場的預期與情緒,進而反映在股價變動上。

綜合來看,股民情緒是市場價格波動的重要心理因素,其變化往往先於股價反應,成為判斷市場短期走勢的關鍵指標之一。投資人可透過情緒指標來調整操作策略,避免因過度樂觀或悲觀而做出非理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