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指甲過長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主要包括:
- 指甲折斷與傷口感染:嬰兒指甲過長時,揮舞四肢容易不慎折斷,若斷裂部位延伸至指甲床,可能傷害幼嫩的指甲結構,且若傷口受到汙染,容易引發細菌感染。
- 抓傷自己:嬰兒常無意識地用手抓臉,指甲過長會刮傷肌膚,造成紅痕甚至皮膚破損,影響皮膚健康與外觀。
- 細菌滋生:指甲過長會藏有較多細菌,尤其嬰兒喜歡吸吮手指,細菌容易透過口腔進入體內,增加感染風險。
- 甲溝炎風險:指甲裂開或不當修剪可能導致皮膚破損,成為甲溝炎(指甲周圍感染)的入口。
為預防上述問題,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 定期且正確修剪指甲:使用專為嬰兒設計的指甲剪,避免徒手撕扯,剪指甲時避免過短、過深或剪得太圓,以免傷及指甲周圍皮膚。
- 保持手腳乾爽與清潔:洗手後擦乾,避免長時間潮濕,減少細菌滋生;避免過度使用含化學添加物的抗菌產品,以免刺激嬰兒皮膚。
- 避免外傷與咬指甲習慣:阻止嬰兒咬指甲或用手撕倒刺,因為這些行為會使指甲邊緣脫皮,增加感染風險。
- 保持營養均衡:確保嬰兒攝取足夠的鈣、鋅、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有助於指甲健康與韌性。
- 適當保濕:使用適合嬰兒敏感肌膚的保濕乳液,保持手部皮膚滋潤,減少乾燥脫皮。
此外,嬰兒指甲生長速度快是正常現象,與新陳代謝旺盛、胎內已開始生長、營養充足及家族遺傳有關,家長只要掌握定期修剪與清潔原則,即可有效保護嬰兒健康。
所以,定期且正確修剪嬰兒指甲是預防健康風險的關鍵,能避免指甲折斷、抓傷、感染及甲溝炎等問題,並維持嬰兒手部清潔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