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爬行時指甲受傷的常見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指甲斷裂或破損:寶寶在爬行過程中,手指容易因為撞擊或摩擦而導致指甲斷裂,尤其是指甲過長未及時修剪時更容易受傷。
  • 指甲邊緣脫皮或肉刺:反覆潮濕與乾燥交替,或因外力刺激,寶寶指甲邊緣可能出現脫皮現象,若寶寶有咬手指習慣,情況會更嚴重。
  • 甲溝炎:指甲側邊因潮濕悶熱及髒汙累積,容易感染發炎,尤其是手指包覆過密或指甲受傷後更易發生。
  • 甲床分離:指甲與甲床分離,可能因外力反覆刺激或撞擊造成,爬行時若手指反覆碰撞硬物,可能引發此狀況。

為預防寶寶爬行時指甲受傷,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 定期修剪指甲:使用嬰兒專用指甲剪,保持指甲適當長度,避免過長導致易斷裂或刮傷自己。
  • 保持手部乾燥清潔:避免指甲長時間潮濕,清潔時使用溫和的抗菌洗手慕絲,並確保指甲周圍乾燥,減少感染風險。
  • 避免寶寶咬手指:咬手指會使指甲及周圍皮膚反覆潮濕乾燥,增加受傷與感染機率。
  • 創造安全爬行環境:移除地面尖銳或硬物,避免寶寶爬行時手指撞擊受傷,並隨時監督寶寶活動。
  • 適當保濕:使用適合嬰幼兒的保濕乳液,維持指甲及周圍皮膚的健康,減少乾燥脫皮。

透過以上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寶寶爬行時指甲受傷的風險,並促進指甲健康成長。若發現指甲持續紅腫、流膿或嚴重脫皮,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