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年統一發票中獎詐欺案例與管理漏洞分析,主要情況如下:

發票中獎詐欺案例

  • 有人利用財政部推出的「統一發票兌獎App」漏洞,透過網路搜尋他人已中獎電子發票的照片,再用App掃描照片上的QR Code進行兌獎,將獎金詐領到自己或他人帳戶。例如,嘉義地方法院判決一名男子冒領他人中獎獎金,涉犯詐欺取財罪,判處有期徒刑5個月。另有男子詐領56筆共約1萬9600元獎金,判拘役120天。
  • 有案例中,詐欺者會將獎金匯入女友或他人金融帳戶,涉及洗錢罪。
  • 另有偽造中獎三聯式發票企圖領取千萬大獎的案件,但被識破起訴。
  • 也有民眾因在社群軟體看到中獎發票照片,下載並利用App盜領獎金。

統一發票管理漏洞分析

  • 目前兌獎App只需掃描電子發票上的QR Code即可完成兌獎,無需持有實體發票或進一步身份驗證,導致他人可利用公開的中獎發票照片進行詐領。
  • 發票中獎清冊公開後,詐欺者可根據中獎資訊偽造發票,進行詐騙。
  • 兌獎App及相關系統缺乏嚴格的身份認證機制,成為詐欺者利用的漏洞。
  • 此外,詐騙手法還包括假冒政府機關寄送假信件,誘導民眾點擊釣魚連結,竊取個資。

防範建議

  • 不公開中獎發票照片,避免被他人利用。
  • 兌獎App應加強身份驗證機制,避免僅憑QR Code即可兌獎。
  • 民眾應警覺假冒政府機關的詐騙郵件,確認寄件網域是否為官方gov.tw。
  • 政府可加強監控異常兌獎行為,及時偵測並阻止詐欺行為。

以上資訊綜合自多起法院判決及新聞報導,反映出統一發票兌獎系統在身份驗證及資料保護上的不足,成為詐欺者利用的主要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