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春天(2月至4月)氣候特徵為平均氣溫約20.8度,降雨量變化大,歷年春季雨量從約137毫米到726毫米不等,差異顯著。春雷現象通常出現在2月初至4月中旬,首次春雷平均日期約在2月23日,但每年時間不固定,最早可在2月1日,最晚則可能延至4月中旬。
春雷的出現代表季節由冬季轉向春夏,氣象條件由冬季的層狀降雨轉為較不穩定的西南風帶來的層狀與對流性降雨混合型態。統計顯示,首次春雷發生時間與春季降雨量有一定關聯:春雷出現較早時,該年春季降雨量約有九成機率偏多;春雷出現較晚時,約有五成機率降雨偏少。但春雷時間並非唯一影響春季雨量的因素,其他氣候現象如副熱帶高壓強度、反聖嬰現象等也會影響降雨分布。
總體而言,春雷是台灣春季氣候轉變的重要指標,反映出氣候由冬季穩定轉為春季較不穩定的對流天氣,並與春季降雨量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仍需綜合多種氣象因素來判斷春季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