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婊」一詞的流行起源主要來自2013年的中國「三亞海天盛筵」事件。該事件表面上是一場大型展銷會,實際上卻爆出涉及陪睡醜聞,許多嫩模被指控以陪睡換取高額報酬,網友因此創造了「綠茶婊」這個詞來形容那些表面看似清純、無害,實則拜金、利用外表和手段上位的女性。
「綠茶婊」這個詞由「綠茶」與「婊子」組成,其中「綠茶」象徵清新、純潔的形象,而「婊子」則是對道德感低落、行為放蕩女性的貶稱。這個詞彙不僅限於指涉陪睡嫩模,也泛指那些偽裝成純潔無害、實際上心機重、行為不端的女性。
關於為何用「綠茶」來形容,除了綠茶本身給人清新純淨的感覺外,還有一部中國電影《綠茶》,講述女主角白天清新脫俗,晚上卻是風塵女郎的雙面生活,這種雙重形象與「綠茶婊」的含義相呼應。
隨著網路文化的發展,「綠茶婊」逐漸從特定事件的描述,演變成日常用語,用來批評那些表面純潔但行為虛偽的女性,成為一種帶有強烈貶義的社會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