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間過年紅包禮尚往來,是台灣年節傳統中表達祝福與心意的重要方式。以下整理紅包包多少的建議與相關注意事項,幫助你在親友間維持和諧與體面。

紅包行情參考

對象 常見紅包金額(新台幣)
父母、公婆 6,000、6,600、12,000、16,000、16,800 起跳
祖父母、外公外婆 3,600、6,000、6,600
叔叔阿姨、伯父伯母 1,200、2,200
自己小孩(大學) 3,600、6,600
自己小孩(國、高中) 1,200、2,600、3,200
自己小孩(國小以下) 600、800
親友小孩 200、600、800、1,000、1,200

禮尚往來與包紅包建議

  • 親疏遠近與經濟能力:紅包金額應考量與對方的親疏關係及自身經濟狀況。親戚小孩建議600~1,200元,朋友或鄰居小孩則可包200~600元。
  • 金額統一:若有多位年紀相仿的親友小孩,建議金額統一,避免比較與尷尬。
  • 雙數吉利:紅包金額應為雙數,如200、600、1,200等,象徵吉利與祝福。
  • 量力而為:紅包金額無需勉強,心意最重要。剛出社會者可從較低金額開始,如2,000、3,600元給長輩。
  • 事先溝通:兄弟姊妹或親友間可事先討論紅包金額,避免因「大包小包」產生誤會。
  • 逐年調整:若經濟許可,紅包金額可逐年增加,但若持平或減少,建議事先說明,避免長輩擔心。

紅包禁忌與注意事項

  • 避免單數金額:單數金額被認為不吉利,應避免。
  • 紅包袋勿破損:紅包袋應保持完整,象徵圓滿。
  • 金額勿過低:象徵性紅包(如空紅包袋)僅適合特定場合,如嬰兒。

小結

親友間過年紅包禮尚往來,重點在於心意與祝福,金額可依親疏、經濟能力及家族習慣調整。建議以雙數金額為主,並與親友溝通協調,讓年節氣氛更和諧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