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跌的可能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大面向:

1. 外資賣壓與資金流動
外資在台股市場占有重要比重,當外資因全球資金調度或對台灣市場信心不足而大量撤資,會造成台股大跌。例如2019年美中貿易戰加劇時,外資撤離導致台股下跌。此外,融資斷頭與丙種資金退場也會加劇賣壓,形成多殺多的局面。

2. 經濟與政治因素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特別是對美國的貿易關係。美國前總統川普推行的高關稅政策及對AI晶片出口管制,增加企業投資不確定性,影響市場信心。此外,區域政治緊張如台海局勢、南海問題等,也會引發市場波動。

3. 技術與行業因素
台灣科技股尤其是晶片產業是市場主力。雖然AI需求帶動出口成長,但美國晶片管制政策使科技股走勢反覆,短期內供過於求的風險也存在。大型企業如台積電、鴻海等若公布不佳業績,亦會拖累整體股市。

4. 技術面賣壓與交易行為
當指數跌破重要支撐點(如2萬1833點),會引發停損賣壓出籠,加上ETF程式交易調節持股,形成多殺多現象,進一步加劇跌勢。

5. 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
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可能短期影響企業生產與消費,造成股市震盪。

綜合以上,台股大跌通常是多重因素交織,包括外資動向、國際經濟政策、區域政治風險、產業基本面與技術面賣壓等,投資人應密切關注這些面向以評估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