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匿名生產制度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

日本的匿名生產制度主要是由慈惠病院(位於熊本市)在2019年推動的。這一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那些孤立無援的孕婦,讓她們在不公開真實身份的情況下生產孩子。這項制度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應對一些孕婦因為社會壓力或其他原因而選擇獨自生產的問題。

發展

在日本,匿名生產制度的推行遇到了法律上的挑戰。根據日本的戶籍法,如果父母沒有提交出生證明,醫師需要代為提交。然而,匿名生產的情況下,醫院可能會面臨到偽造文書或登記不實的問題,因為生母的身份可能不會被公開。

2019年慈惠病院推出匿名生產制度後,日本政府在2022年公布了官方見解。見解中提到,地方首長可以依職權為孩子製作戶籍,並由兒童相談所負責媒合收養或寄養家庭。同時,醫院需要保存孩子的生母個資,並規劃讓孩子長大後可以查閱生母資訊的流程。

挑戰與未來

雖然慈惠病院已經保存了多年的相關資訊,但將保存生母個資的責任全部推給醫院被認為有些不切實際。尤其是當醫院可能在未來不再存在時,如何永久保存這些資訊仍是一個挑戰。

與棄嬰保溫箱的關係

日本的棄嬰保溫箱(例如「送子鳥的搖籃」)也是為了接住被棄置的嬰兒而設立的。這些保溫箱的設立與匿名生產制度一樣,都是為了保護弱勢嬰兒的生命。然而,匿名生產制度更著重於幫助孕婦在生產前後獲得支持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