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階段孩子說謊的心理與認知發展特徵主要與其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和執行功能的發展有關。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理解他人可能擁有與自己不同的信念和想法,能夠推敲他人可能被誤導或誤解的情況,因此具備了說謊的認知基礎。

具體來說,國小孩子說謊的心理與認知特徵包括:

  • 心智理論的發展:孩子能理解他人有獨立的想法和信念,知道說謊可以影響他人的認知,這是說謊行為的認知基礎。
  • 執行控制能力:孩子需要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來維持謊言的一致性,這涉及記憶和抑制真相的能力。
  • 說謊的動機多元:包括逃避懲罰、保護自己或家人、獲得虛榮感、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甚至是模仿大人行為等。
  • 心理需求與安全感:當孩子感受到坦露真實自我會被拒絕或不被理解時,可能透過說謊來保護自己,避免情感上的傷害。
  • 社會適應的策略:說謊有時是孩子學習社會規則和人際互動的一部分,是他們適應複雜社會環境的能力表現。

此外,國小階段孩子說謊的行為常見於日常生活中,如不想做功課、刷牙、吃飯時會說謊來逃避,這反映他們在情緒調節和自我表達上的挑戰。

總結來說,國小孩子說謊是其心理與認知發展的正常現象,反映了他們心智理論和執行功能的進步,同時也與其情感需求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家長和教育者應以理解和支持的態度,強調誠實的正向價值,並創造安全的親子互動環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