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前為寶寶辦理健保卡的必要性與流程如下:
必要性
- 保障新生兒醫療權益:新生兒出生後60天內,可以使用父母的健保卡就醫,但若完成出生登記及健保依附投保後,寶寶會有自己的健保卡,方便就醫時直接使用,避免攜帶戶口名簿等證明文件,減少就醫不便。
- 避免醫療院所拒診風險:若使用無照片健保卡就醫,醫療院所會要求出示戶口名簿影本或其他身份證明,若無法提供,可能會被拒絕看診。
- 免費製卡:新生兒首張健保卡製作免收200元工本費,減輕家長負擔。
辦理流程
-
出生登記時同步辦理
新生兒於戶政事務所辦理出生登記時,可同時申請健保依附投保及健保卡。 -
準備文件
- 父母任一方身分證正本
- 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
- 出生證明書(辦理出生登記時需)
- 若申請有照片健保卡,需準備寶寶照片(近年內半身、正面、脫帽、五官清晰,照片不得修改或合成)。
-
決定投保依附對象及卡片類型
- 選擇依附父親或母親投保
- 選擇製作「有照片」或「無照片」健保卡。
-
照片上傳(有照片卡)
戶政事務所完成通報後,家長需掃描證明單上的QR Code,至「健保卡相片上傳平台」上傳新生兒照片。 -
健保署製卡與寄送
健保署約5-7個工作天完成製卡,並以掛號郵寄至戶政事務所填寫的地址。 -
就醫使用
- 出生60天內,寶寶可使用父母健保卡就醫
- 若尚未領到健保卡,可持「證明單」及戶口名簿影本(可存在手機)陪同就醫。
注意事項
- 新生兒健保卡首張製作免費,但若補發或換卡可能需付費。
- 無照片健保卡就醫時需攜帶戶口名簿影本以核對身份。
- 境外出生新生兒初設戶籍後,需依規定辦理相關通報及投保。
總結:生產前或出生登記時同步辦理寶寶健保卡,有助於保障新生兒的醫療權益,避免就醫不便。流程包括出生登記、決定投保依附對象、選擇卡片類型、照片上傳(若有照片卡)、健保署製卡及郵寄,完成後即可使用寶寶專屬健保卡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