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帶護理在醫院指導與居家實踐中,主要目標是保持臍帶乾燥清潔,預防感染,促進臍帶自然脫落。以下為詳細的護理要點與步驟:

醫院指導的臍帶護理重點

  • 使用酒精消毒:出院時醫院通常會提供含有75%及95%酒精的臍帶護理包,指導家長使用消毒過的棉棒或棉枝,先用75%酒精,再用95%酒精,環形擦拭臍帶根部,保持臍帶清潔。
  • 觀察臍帶狀況:護理時需注意臍帶周圍是否有紅腫、分泌物、化膿或異味,若有上述情況應立即就醫。
  • 環境與衣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溫約24-26℃,避免嬰兒直接吹到冷氣風,衣物選擇輕軟、棉質且易吸汗的材質。

居家實踐的臍帶護理步驟

  1. 洗澡後護理:每次洗澡後,用消毒過的棉棒沾75%酒精,從臍帶根部向外環形擦拭,確保臍帶乾燥清潔。
  2. 保持乾燥:臍帶未脫落前,避免臍帶潮濕,尿布需反摺使臍帶露出,避免尿液或糞便污染臍帶。
  3. 臍帶沾濕或污染時重新消毒:若臍帶被尿液或糞便弄髒,應立即用酒精消毒。
  4. 繼續消毒直到臍帶脫落:臍帶脫落後,仍需持續用75%酒精消毒臍根部,直到傷口乾淨癒合。
  5. 避免使用紫藥水:在新生兒蠶豆症篩檢結果未出來前,不建議使用紫藥水,以免引發溶血反應。

注意事項

  • 臍帶護理前務必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 臍帶脫落時間約在出生後7-10天內自然脫落。
  • 若臍帶周圍皮膚出現紅腫、滲液、異味等感染徵兆,應立即就醫。

綜合以上,醫院會提供專業的臍帶護理指導與護理包,家長在居家實踐時需嚴格遵守消毒步驟,保持臍帶乾燥清潔,並密切觀察臍帶及周圍皮膚狀況,確保新生兒臍帶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