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的麻醉過程主要是利用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或硬脊膜外腔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來達到減輕產痛的效果。

麻醉過程

  1. 準備姿勢:產婦需採取側躺姿勢,膝蓋彎曲往胸口縮,使背部呈現圓弧狀(類似煮熟蝦子的彎曲形狀),以利醫師施打麻醉。
  2. 局部麻醉:醫師先在後腰部施打局部止痛藥,減輕穿刺時的不適感。
  3. 置入導管
    • 硬脊膜外麻醉:醫師將細管插入腰椎硬脊膜外腔,連接藥物注射器,藥物會持續注入以維持止痛效果。
    • 脊髓鞘內麻醉:針頭穿過硬膜,注射麻醉藥於蛛網膜下腔,麻醉效果迅速且強烈。
  4. 持續監測:施打後,護理人員會密切監測產婦的血壓、心跳、血氧及胎兒心跳,確保安全。

注意事項

  • 適應症與禁忌症
    • 適合希望減輕產痛的產婦,尤其對有心血管疾病、嚴重肺病或妊娠毒血症者有益,因為可減少心臟負擔。
    • 不適合有凝血功能異常、對麻醉藥過敏、或背部曾開刀者。
  • 自費項目:無痛分娩通常為自費,需簽署麻醉及自費同意書。
  • 產程配合:無痛分娩可使產婦理性配合用力,減少因劇痛造成的壓力反應,降低剖腹產機率。
  • 術後照護:麻醉醫師與護理人員會協助產婦在產程中及術後持續止痛。
  • 管路保護:置入的導管會固定於背部,產婦可自由調整臥姿,但需避免拉扯或壓迫導管。

優點

  • 有效緩解產痛,提升產婦舒適度。
  • 增加子宮及胎盤血流,降低胎兒缺氧風險。
  • 減少因產痛引起的生理壓力,對母嬰安全有正面影響。

總結來說,無痛分娩透過腰椎硬膜外或脊髓鞘內麻醉,能有效控制分娩疼痛,並需在專業醫療團隊監控下進行,確保母嬰安全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