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寶寶是否有營養不良或生長遲緩,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1. 生長指標的測量與比較
- 體重、身高、頭圍是最基本的生長指標,需定期測量並與標準生長曲線(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生長標準)進行比較。
- 生長遲緩的判斷標準包括:
- 體重低於標準生長表的第3百分位以下。
- 體重比理想的身高體重對照輕20%以上。
- 以前建立的生長曲線突然下降。
- 體重在年齡體重對照表第5百分位以下,或跨越兩條生長曲線。
2. 身體外觀與臨床評估
- 兒科醫師會觀察寶寶的面色是否紅潤、皮膚是否光滑、皮下脂肪厚度是否足夠,這些都是營養狀況的外在表現。
- 也會評估寶寶的活動力、精神狀態等,因為營養不良可能影響整體發育與活力。
3. 營養評估量表
- 使用專業的營養評估工具,如迷你營養評估量表(MNA)或營養不良普遍篩檢工具(MUST),透過量化指標(如BMI、體重變化、小腿圍等)來判斷營養狀況。
- 這些量表可以幫助醫師快速篩檢是否存在營養不良風險,並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評估或介入。
4. 醫療專業評估
- 若懷疑寶寶有營養不良或生長遲緩,應由家庭醫生或兒科醫師進行詳細評估,包含飲食史、疾病史、實驗室檢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並制定治療計畫。
總結:判斷寶寶是否有營養不良或生長遲緩,需定期測量體重、身高、頭圍,並與標準生長曲線比較;觀察寶寶外觀及精神狀態;必要時使用專業營養評估量表;並由醫師進行全面評估與診斷。及早發現和治療對寶寶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