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教師對早自習考試規定的看法與反應呈現多元且複雜的態度,主要可歸納如下:
教師與學生的看法:
-
有部分教師與學生支持禁止早自習考試的政策,認為早自習若安排考試,學生容易精神不佳,影響整天學習表現,保留早自習時間讓學生多休息或自主學習較為理想。尤其對住得較遠的學生更為友善。
-
也有教師擔心學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無法有效利用早自習的自由時間,可能導致時間浪費。
-
另一部分師生則質疑政策的實效性,認為學校可能會將考試移至其他時間(如放學後),反而壓縮學生休息時間,整體疲勞感不減反增,政策難以真正達成讓學生多休息的目標。
家長的看法:
-
研究指出,家長對於是否強制學生參加早自習的態度不同。未強制參加早自習的家長較認同不必每天參與早自習;而強制參加的家長則較支持每天參與早自習。
-
國中學生及其家長普遍重視學生能否「自主選擇」如何運用早自習時間,反對被強制要求在早自習期間參加考試或其他活動,認為學生應有自主學習的空間。
學校與行政層面的回應:
-
教育部已提出修法方向,規定高中職學生早自習及第八節課不安排考試,並減少朝會次數,國中小也適用此規定,目標是保障學生休息與自主學習時間。
-
部分校長表示,國小沒有早自習,第一節課前的時間多用於導師關懷、晨讀或其他非考試活動,並不安排考試。
綜合來看,家長與教師對早自習考試規定的反應呈現支持與疑慮並存的狀況,支持者重視學生休息與自主學習權利,反對者則擔心政策落實困難及學生自律問題,且擔憂考試時間被轉移,未必能真正減輕學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