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引起的黴菌感染主要是由念珠菌(Candida)所致,這種黴菌喜歡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常見於寶寶尿布覆蓋的臀部皺褶及夾層處。黴菌感染的尿布疹除了有片狀紅疹外,還會出現特徵性的「衛星病灶」小紅點,且常伴隨皮膚破損、紅腫等症狀。
成因
- 寶寶皮膚細嫩,長時間處於尿布悶熱潮濕環境,容易造成皮膚屏障受損。
- 服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叢失衡,增加念珠菌過度生長的風險。
- 拉肚子時糞便刺激更強,且臀部更潮濕,促使黴菌感染。
治療建議
- 保持皮膚乾爽清潔:勤換尿布,避免長時間包尿布,保持尿布區域乾燥,減少氨氣及糞便對皮膚的刺激。
- 溫和清潔:避免過度使用肥皂,減少刺激,並加強皮膚保濕。可使用凡士林或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
- 抗黴菌藥物:若確診為念珠菌感染,可使用抗黴菌藥膏,如含有抗念珠菌成分的藥膏,必要時合併輕度類固醇軟膏以減輕炎症。
- 混合感染處理:因尿布疹常合併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需要使用含抗生素的藥膏,甚至口服抗生素。臨床上常用含類固醇、抗黴菌及抗生素的三合一藥膏治療。
- 避免過度摩擦:選擇柔軟合身且吸水力強的尿布,避免摩擦加重皮膚損傷。
總結來說,尿布疹引起的黴菌感染需重視保持皮膚乾爽及適當使用抗黴菌藥物,並注意是否合併細菌感染,及時治療可避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