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叢失衡與寶寶腸絞痛的關係主要在於新生兒腸道菌叢尚未完全建立,導致腸道保護力不足,進而引發腸道輕微發炎和蠕動不規則,造成腸絞痛的症狀。

具體來說:

  • 新生兒腸道菌叢尚未成熟,保護力較弱,容易造成腸道發炎反應,這是腸絞痛發生的重要生物性原因之一。
  • 腸絞痛的發生與腸道輕微發炎有關,而腸道菌叢失衡會加劇這種發炎反應,導致寶寶出現腹部痙攣疼痛和長時間哭鬧。
  • 研究顯示,給予特定益生菌(如羅伊氏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可以改善腸道菌叢,減少發炎反應,從而部分緩解腸絞痛症狀,降低寶寶哭鬧時間,但無法完全避免腸絞痛復發。
  • 除了菌叢失衡,腸道蠕動不成熟、餵食方式不當、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過敏等因素也會加重腸絞痛的情況。

因此,腸道菌叢失衡是寶寶腸絞痛的重要生理機制之一,透過調整腸道菌叢(例如補充適當益生菌)可望改善部分症狀,但仍需配合其他照護措施如適度餵食、勤拍嗝和肚子按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