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後的皮膚護理與預防二次感染,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重點:

1. 立即舒緩與護理

  • 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輕敷於叮咬處,每次約10至15分鐘,每隔1小時重複一次。冷敷能有效減輕紅腫與疼痛,但避免過久以免凍傷皮膚。
  • 藥膏使用:可選擇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成分的止癢消炎藥膏,如百靈油、皮康霜,每日塗抹2至3次,有助於減輕發炎與瘙癢。
  • 天然療法:蘆薈凝膠或稀釋過的茶樹精油也能舒緩皮膚,每天輕拍患處兩次,但需保持清潔,避免過敏反應。

2. 傷口清潔與預防感染

  • 清潔傷口:用生理食鹽水或乾淨的清水輕柔沖洗叮咬處,去除污垢與細菌,這是預防感染的關鍵步驟。
  • 避免抓癢:抓癢會破壞皮膚屏障,容易引發細菌感染,導致傷口發炎或化膿。
  • 保持乾燥與通風:避免悶熱潮濕環境,促進皮膚癒合。

3. 預防二次感染技巧

  • 避免抓撓:可用止癢藥膏或冷敷減輕癢感,降低抓癢慾望,防止皮膚破損。
  • 適當包紮:若叮咬處已破損或流膿,可用乾淨紗布輕輕包紮,防止細菌侵入。
  • 注意症狀變化:若紅腫持續不退、疼痛加劇或出現膿液,應及時就醫,避免感染擴散。

4. 預防蚊子叮咬

  • 穿著長袖衣物、長褲,減少裸露皮膚。
  • 安裝紗窗、使用蚊帳,避免蚊子進入室內。
  • 使用蚊香、驅蚊液等防蚊產品。

總結來說,蚊子叮咬後應以冷敷與適當藥膏止癢消炎為主,並且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抓癢,以防止二次感染。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退,應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