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發燒的可能原因主要與其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有關,以下是詳細說明:

新生兒發燒可能的原因

  • 病毒感染:新生兒免疫力較弱,容易受到病毒侵襲,常見病毒包括腸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這些病毒感染會引起身體發炎反應,導致發燒,且常伴隨咳嗽、打噴嚏、腹瀉等症狀。

  • 細菌感染:如乙型鏈球菌感染(可分為早發型與晚發型)、中耳炎、腦膜炎、泌尿道感染(常見細菌為大腸桿菌)等,這些感染會引起體內發炎反應,導致發燒。

  • 環境因素:室內溫度過高或寶寶穿著過多,造成體溫調節失衡,導致體溫升高。

  • 疫苗接種反應:部分新生兒在接種疫苗後1至2天可能會出現短暫發燒,通常不會持續太久或引起高燒。

  • 脫水:新生兒因呼吸、排汗、排尿等活動失水,若攝取水分不足,可能導致脫水,進而引發體溫異常。

  • 其他疾病:如免疫系統疾病或腫瘤等罕見原因也可能導致發燒。

免疫力與發燒的關係

  • 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白血球和其他免疫細胞的功能較弱,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力不足,因此容易感染,進而引發發燒。

  • 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自然反應,當病原體入侵時,免疫系統會釋放發炎介質,刺激體溫中樞(下視丘)升高體溫,以幫助抑制病原體生長並促進免疫細胞活性。

  • 約80%的嬰兒發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發燒會在3天內退燒;若持續超過3天,建議尋求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併發症。

照護建議

  • 觀察寶寶是否有其他症狀,如呼吸困難、持續哭鬧、拒食、抽搐等,這些可能是嚴重感染的警訊,需立即就醫。

  • 適當調節室內溫度與寶寶穿著,避免過熱。

  • 按醫師指示使用退燒藥物,並保持寶寶水分攝取。

  • 若新生兒發燒,尤其是體溫超過38°C,應盡快就醫,因為新生兒感染可能迅速擴散,需及時診斷與治療。


總結:新生兒發燒多因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發燒是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自然反應,但因新生兒抵抗力弱,發燒時應特別注意並及早就醫,以避免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