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轉胎術(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 ECV)是一種用於矯正胎位不正(尤其是臀位)的方法,目的是將胎兒從非頭位轉為頭位,以增加自然分娩的可能性,減少剖腹產的需求。
適用性
- 適用對象:通常適用於足月(約35週以上)且胎位不正的孕婦,且孕婦及胎兒狀況良好(無羊水過少、胎盤功能不全、子宮異常等禁忌症)。
- 醫療評估:施行前需透過超音波及胎兒監視器確認胎兒狀況,確保安全。
- 孕婦意願:由於部分孕婦對此術式認知不足或擔心風險,接受率不高。例如香港廣華醫院研究中,只有18%孕婦願意接受ECV。
成功率
- 整體成功率約63%至65%,多產婦女成功率較高(約75%),初產婦則約53%。
- 成功轉胎後,約82%的孕婦能順利自然分娩。
- 成功率受孕婦生產經驗、胎兒位置、羊水量等因素影響。
風險與安全性
- 併發症發生率極低,約0.024%,包括子宮破裂、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窘迫等嚴重併發症非常罕見。
- 現代醫療技術進步,利用超音波及胎兒監視器輔助,安全性大幅提升。
- 臨床上,若評估風險過高,醫師仍會建議剖腹產以保障母嬰安全。
總結
項目 | 說明 |
---|---|
適用時機 | 足月胎位不正,孕婦及胎兒狀況良好 |
成功率 | 約63%-65%,多產婦較高 |
自然產率 | 成功轉胎後約82%可自然分娩 |
併發症風險 | 極低(約0.024%),嚴重併發症罕見 |
施行條件 | 需醫師評估、超音波及胎兒監視器輔助 |
體外轉胎術是一項有效且安全的矯正胎位方法,適合希望自然分娩且符合條件的孕婦考慮,但仍需與專業醫師充分討論風險與效益後決定是否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