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腔期到幼兒期的積木選擇與分齡建議,可以依據孩子的發展階段與安全需求做調整,以下整理重點供參考:
口腔期(約0~1歲,尤其6~7個月起)
- 積木類型:軟積木
軟積木材質柔軟、安全,無尖銳邊角,且可放心讓嬰兒放入口中咬嚼,適合口腔期嬰兒探索世界的需求。 - 安全特點:
- 無毒抗菌材質
- 輕巧易抓握
- 不易破損且不會傷害嬰兒
- 發展重點:
- 促進手眼協調
- 口腔感覺刺激
- 基礎抓握能力
- 適合年齡:6~12個月以上開始使用,甚至可延伸至1歲前後。
幼兒期(1歲以上)
年齡階段 | 適合積木類型 | 發展重點 | 備註 |
---|---|---|---|
1~3歲 | 大顆粒積木、軟積木 | 手眼協調、基礎堆疊、色彩認知 | 積木顆粒較大,避免誤食,方便抓握 |
4~5歲 | 木製積木、創意拼接積木、磁力片 | 模仿建構、角色想像、問題解決能力 | 可開始嘗試更複雜的拼搭與創造 |
6歲以上 | 結構積木、管狀積木、軌道積木 | 空間邏輯、創造力、組織思維 | 具挑戰性的組裝與設計 |
- 玩法發展:
根據Harriet Johnson的積木發展理論,幼兒從簡單堆疊到有計畫性地模仿現實物品,積木玩法會隨年齡逐步進階。
選購與使用建議
- 安全第一:尤其口腔期與幼兒初期,選擇無毒、無尖銳邊角、易清潔的積木。
- 分齡選擇:依孩子年齡與發展階段挑選適合大小與難度的積木,避免誤食或挫折感。
- 觀察孩子需求:根據孩子的興趣與能力調整積木類型與玩法,鼓勵探索與創造。
總結來說,從口腔期開始,建議以安全柔軟的軟積木為主,隨著幼兒成長,逐步引入大顆粒積木、木製積木及更具挑戰性的拼搭玩具,促進手眼協調、創造力與邏輯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