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雖然還不會用語言清楚地說「我愛你」,但他們會透過許多細微的行為和肢體語言,向主要照顧者表達愛與依戀。以下是專家解析寶寶常見的愛的表現方式:
1. 認得你、盯著你看
寶寶會在出生後幾個月內開始辨識主要照顧者的臉孔與聲音,並會主動盯著你看,甚至會深深望著你的眼睛。這代表你在他們心中是重要且安全的存在。
2. 對你微笑
大約在6-8週大時,寶寶會開始出現「社交性微笑」,特別是看到你時會露出笑容。這不僅是反射動作,更是他們表達喜愛與依戀的方式。
3. 對你咿咿呀呀說話
寶寶會用聲音與你互動,例如對你發出「啊啊」、「噠噠」等聲音,甚至模仿你的語調。這是一種尋求回饋與親密感的表現。
4. 模仿你的行為
當寶寶開始模仿你的動作或表情,例如學你皺眉、張嘴或拍手,代表他們想與你建立連結,並把你當作重要的學習對象。
5. 討抱、想躲在你懷裡
寶寶會主動伸手要抱抱,或在你懷裡尋求安全感。這種肢體接觸是他們表達愛與信任最直接的方式。
6. 分離焦慮
當你離開時,寶寶可能會哭鬧或顯得不安,這代表他們已經對你產生強烈的依戀,並希望時時刻刻與你在一起。
7. 親親你、摸摸你的臉
寶寶會模仿大人表達愛的方式,例如親吻你、摸你的臉或頭髮。雖然他們還無法掌握力道,但這都是愛的表現。
8. 探索後會回到你身邊
當寶寶開始探索環境,他們會不時回頭看你,或在探索後回到你身邊,這代表你對他們來說是安全的避風港。
9. 只對你任性
寶寶可能會在你面前表現出撒嬌、鬧脾氣等行為,這是因為他們知道在你面前可以完全放鬆,並確信你會包容與回應他們。
10. 身體接觸
擁抱、依偎、拍肩等身體接觸,都是寶寶表達愛的重要方式。研究也顯示,肢體接觸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還會影響寶寶的基因表現與情緒發展。
專家提醒:
寶寶的愛是純粹且直接的,他們透過這些行為建立安全感與信任感。父母若能細心觀察並積極回應,不僅能加深親子連結,也能幫助寶寶發展出穩定的情緒與社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