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鳳凰於2025年11月12日傍晚至晚間在台灣南部高屏一帶(屏東恆春鎮附近)登陸,登陸時間因路徑南修而延後,暴風圈影響範圍也隨之改變,南部地區受影響程度大幅增加,北部地區影響則相對減弱。

具體情況如下:

  • 登陸時間與地點: 鳳凰颱風原預計11月12日傍晚登陸台灣西南部,後因路徑南修,登陸點由高雄附近往南調整至屏東恆春鎮附近,登陸時間也由原先預估的較早時間延後至傍晚至晚間,11月12日晚間7時40分正式登陸屏東恆春,20分鐘後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 路徑南修的影響:

    • 南修使得暴風圈主要影響範圍集中在台灣南部,南部8個縣市暴風圈侵襲機率超過90%,而北部6個縣市降至約30%。
    • 因此,南部地區如高雄、屏東、台東、恆春半島等地面臨較強風雨威脅,北部地區風雨影響相對減弱。
    • 路徑南修也使得登陸時間點延後,暴風圈接觸南部沿岸的時間提前至11月12日凌晨開始,登陸時間則逐漸推遲至傍晚或晚間。
  • 強度與降雨:
    鳳凰颱風在接近台灣時強度逐漸減弱,暴風圈明顯縮小,登陸時強度已降至輕度颱風下限,降雨主要集中在南部及東半部,北部山區及東半部因迎風面地形抬升,降雨量仍可達豪雨等級。

  • 歷史意義:
    鳳凰成為58年來首個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也是史上第三晚登陸的颱風,僅次於2004年南瑪都及1967年吉達颱風。

所以,鳳凰颱風因路徑南修,導致登陸時間延後,登陸地點往南移動,這使得南部地區風雨影響加劇,北部影響減弱,且颱風強度在登陸時已明顯減弱,降雨集中在南部及東部,需特別注意南部地區的強風豪雨及相關災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