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與較大嬰兒使用屁屁膏的頻率差異主要取決於排便次數與皮膚狀況。
新生兒因腸胃較敏感,排便頻率高(每日約6-8次甚至更多),因此需要較頻繁地使用屁屁膏來保護皮膚,避免尿布疹或紅屁屁的發生。隨著嬰兒成長,排便次數會逐漸減少(約5個月後便便次數明顯降低),皮膚也逐漸適應環境,屁屁膏的使用頻率可以相應減少,甚至在無紅疹或發炎時可停止使用。
具體使用建議包括:
- 新生兒階段:因排便頻繁且糞便較稀,建議每次更換尿布時清潔後均勻薄擦屁屁膏,若有紅屁屁則可加厚塗抹。
- 較大嬰兒階段:便便次數減少,皮膚狀況穩定時,可減少使用頻率,僅在有紅疹或皮膚不適時加強使用。
- 紅屁屁或尿布疹時:可厚擦含修復成分的屁屁膏,並注意保持屁屁乾燥與通風。
此外,屁屁膏的使用量與質地也應依寶寶體型與肌膚狀況調整,避免過厚造成悶熱。
所以,新生兒因排便頻繁,屁屁膏使用頻率較高;隨著嬰兒成長,排便次數減少,屁屁膏使用頻率也相應降低,重點是依寶寶皮膚狀況靈活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