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無法取代日常保養,兩者功能不同且互補。日常保養主要著重於清潔、保濕和防曬,目的是預防皮膚受到外界傷害,維持皮膚健康與屏障功能;而醫美屬於治療手段,透過破壞皮膚組織促進修復與重建,針對皺紋、鬆弛、色斑等問題進行改善。
皮膚科醫師普遍認為,醫美是「治療」而非「保養」,醫美療程會讓皮膚進入「復健期」或「微發炎狀態」,因此術後更需要透過正確的保養來幫助修復,避免副作用並維持效果。此外,醫美療程若頻繁刺激皮膚細胞,可能加速細胞老化,長期依賴醫美而忽略日常保養,反而不利皮膚健康。
皮膚科醫師也強調,皮膚狀況高度個人化,保養應以「不讓皮膚受傷」為基礎,理解皮膚需求,陪伴皮膚自然老化,而非試圖「打敗」它。醫美與保養品並非二選一,而是各自負責不同層面,缺一不可。
簡單比較:
| 項目 | 日常保養 | 醫美療程 |
|---|---|---|
| 目的 | 預防傷害、維持皮膚屏障 | 治療皮膚問題、促進組織重建 |
| 作用層次 | 主要作用於表皮層 | 作用於真皮層及皮下組織 |
| 方式 | 清潔、保濕、防曬 | 雷射、注射、電波拉皮等破壞再生 |
| 皮膚狀態 | 保持健康穩定 | 破壞後修復,存在復健期及微發炎 |
| 是否可取代 | 否,醫美不能取代日常保養 | 否,需搭配保養品及日常護理 |
因此,皮膚科醫師建議將醫美視為「選項」或「治療手段」,而非日常保養的替代品,兩者應該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皮膚健康與美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