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環保與垃圾分類制度非常嚴謹且細緻,日常生活中需依照所在地區的規定將垃圾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回收垃圾」及「大型垃圾」四大類,並在指定日期和時間丟棄,且多數地區要求使用指定顏色和標示的垃圾袋。

具體來說:

  • 可燃垃圾:包含廚餘、髒污紙類、無法回收的塑膠、衣物、木製品、橡膠製品、紙尿布等,丟棄前需瀝乾水分,紙尿布需先沖洗排泄物。
  • 不可燃垃圾:金屬、玻璃、陶器、小型家電等。
  • 資源回收垃圾:寶特瓶、玻璃瓶、鐵罐、報紙、紙箱等,部分地區塑膠和衣物也歸類於此。
  • 大型垃圾:大型家具、家電等,需貼專用回收券並聯繫回收公司處理。

此外,日本各地垃圾分類規定存在差異,例如大阪較寬鬆,上勝町則非常嚴格,連紙袋手提把都要分類回收。居民通常會收到垃圾分類日曆,明確標示各類垃圾的收集日期,丟錯類別可能導致垃圾無法被收取。丟垃圾時間多為早上8點半前,且禁止前一晚提前放置,以避免異味及動物破壞。

對於外國人或旅客,日本各地政府多提供多語言的垃圾分類手冊,且可透過官方網站或詢問住宿地點了解當地規定。在日本生活,遵守垃圾分類不僅是環保行為,也是維持公共環境整潔的重要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