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費率審議會的角色是依據《電業法》及經濟部相關規定,負責審議電價計算公式、電價及各項費率,確保電價結構公平合理,反映電業合理供應成本,並兼顧民生、產業競爭力及能源使用效率,以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及全民福祉。審議會成員包含學者專家、民間團體代表及政府機關代表,且民間委員人數過半,強調專業性與代表性。

決策過程主要包括:

  1. 台電公司依電價計算公式每半年提出電價檢討方案,並提交相關成本及數據。
  2. 經濟部委託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台電提出的成本與數據,確保資料的準確性與公正性。
  3. 電價費率審議會召開會議,依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原則審議電價及費率,同時考量對民生、物價、產業競爭力及節能減碳政策的影響。
  4. 審議會形成決議意見,並提報經濟部,決議結果會在兩週內公開相關審議資料。
  5. 經濟部根據審議會決議,進行後續核定與公告。

審議會通常每年分上下半年度召開會議,下半年度會議慣例於九月底前召開,討論是否調整電價。審議會的決定會綜合考量國際燃料價格、台電財務狀況、產業及民生需求等因素。

此外,審議會委員為無給職,強調其獨立性與公益性。

所以,電價費率審議會是台灣電價調整的專業審查機構,透過嚴謹的程序與多方考量,確保電價合理且兼顧社會經濟多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