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濾芯主要有以下幾種,其構造與更換方式各有特色:
-
PP棉濾心:由不織布材料製成,主要過濾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如泥沙、鐵鏽和頭髮。結構簡單,通常作為第一道濾芯使用。更換頻率約3-6個月,視水質而定,因為容易堵塞。
-
活性碳濾心:利用活性碳的多孔結構吸附水中異味、餘氯及有機物。分為顆粒活性碳(UDF)、壓縮活性碳(CTO)和活性碳纖維(ACF)等類型。通常作為第二或第三道濾芯使用。更換頻率約6-12個月,依使用量和水質而異。
-
中空絲膜濾心:由無數細小的中空纖維組成,孔徑約0.01-0.1微米,能有效過濾細菌、病毒和懸浮物。結構較複雜,需定期清洗以防堵塞,通常作為淨水器的中後段濾芯。更換頻率約12個月。
-
離子交換樹脂濾心:由高分子材料製成,能交換水中鈣、鎂等硬度離子,軟化水質。需要定期再生或更換,價格較高。常用於防止水垢生成,通常作為第四級濾芯。
-
RO逆滲透膜濾心:高精度膜,孔徑極小(約0.0001微米),能去除幾乎所有雜質,包括重金屬、細菌和病毒。結構為螺旋捲曲設計,需搭配高壓泵運作。耗水量較大,需定期清洗和更換,通常每12-24個月更換一次。
-
陶瓷濾心:多孔陶瓷材料製成,孔徑約0.1-0.5微米,能過濾微生物和大顆粒雜質。可清洗重複使用,適合低污染水質。
更換方式與注意事項
-
PP棉與活性碳濾心:通常直接拆卸舊濾心,換上新濾心即可,注意密封圈是否完好,避免漏水。
-
中空絲膜與RO膜:更換時需小心避免損壞膜體,並確保安裝方向正確。更換後建議沖洗一段時間,排除初期雜質。
-
陶瓷濾心:可拆下後用刷子或清水清洗表面污垢,延長使用壽命。
-
離子交換樹脂:部分可再生,需使用專用鹽水或藥劑處理,否則直接更換。
總體而言,不同濾芯的更換頻率與方式依其材質與功能而異,建議依製造商指示定期更換或清洗,以確保淨水效果與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