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探索課程中常用的素材與教學工具主要包括多種感官刺激媒介,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相關的物品,並搭配情境式教學與互動遊戲,促進兒童感官發展與觀察能力。
具體素材與工具介紹如下:
-
視覺素材:色彩鮮明的圖片、圖畫、繪本、光影變化材料等,用於視覺觀察與摹寫練習,幫助孩子認識形狀、顏色與圖像表達。
-
聽覺素材:各種聲音錄音、自然環境聲、樂器或日常生活聲響,透過聽覺摹寫與辨識練習,提升聽覺敏感度與語言表達能力。
-
嗅覺素材:香草、花草、食材等安全無毒的氣味來源,讓孩子透過嗅覺探索不同氣味,增強嗅覺記憶與感受力。
-
味覺素材:適齡的食物或可食用材料,特別是0-2歲幼兒階段,強調安全無毒,讓孩子透過味覺體驗認識不同味道。
-
觸覺素材:各種質地不同的物品,如布料、沙子、水、黏土、泡泡等,促進觸覺感知與精細動作發展。
-
教學工具箱:包含採集、保存、開箱解密等多種形式的五感教具,設計用來引導孩子透過實際操作認識感官觀察與記錄方法,適合社區探索與課程帶領。
-
教學方式:多以情境式教學、團體互動討論、感官摹寫解構為主,強調孩子主動探索與經驗實作,而非單向知識灌輸。
-
適齡設計:課程與素材會依不同年齡階段調整,如0-1.5歲以親子按摩、親子瑜珈結合感官刺激,1.5-3歲則強調精細與粗大動作訓練,並學習使用各種工具。
所以,五感探索課程透過多元且安全的感官素材,搭配互動教具與情境教學,促進兒童感官統整、認知發展與創造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