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境清潔與消毒在防疫中扮演關鍵角色,能有效降低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與傳播風險,保障幼兒及教職員的健康安全。
根據教育部及各地方政府的防疫指引,幼兒園應採取以下重要措施:
- 清潔與消毒程序:先清潔再消毒,使用適當濃度的漂白水(如1000ppm,即1:50稀釋漂白水)擦拭地面及幼兒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門把、桌椅、玩具等。
- 頻率要求:每日於幼兒入園前、用餐前後及離園後進行環境清潔消毒,盥洗室更需每日至少清潔消毒5次;全園每週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消毒。
- 高接觸區域加強:針對高頻接觸的物品及高污染風險區域,增加清潔消毒頻次,若發現明顯汙染則立即清潔消毒。
- 通風措施:保持教室及公共空間良好通風,開啟門窗及使用循環電扇促進空氣流通,減少病毒濃度。
- 確診應變:若園內有人確診,應至少暫停開園3日,進行全面環境清潔消毒,並經主管機關同意後方可復園。
- 幼兒個人衛生:輔導幼兒勤洗手、保持個人物品清潔,定期將寢具帶回清洗、曝曬或烘乾。
這些措施綜合起來,能有效降低幼兒園內病毒傳播的風險,維護幼兒健康,確保教學環境安全。